UI项目设计准备思路

可以共同解锁本知识库所有章节
有了界面的设计基础,下一步就可以展开项目的设计了。
而项目的设计包含两个方向,第一个方向也是比较简单的方向,以视觉为主的项目输出。第二个方向则是相对复杂、进阶的方向,进行完整的分析再输出视觉的解决方案。
原则上第二个方向更专业、更有说服力,但这也意味着更高的门槛。尤其是很多新人看过分析复杂、字写的多的项目展示,也想按这种方式输出项目,看不上简单的方法,这是一种非常致命的错误。

因为进阶的分析是需要经验支撑的,如果输出的项目仅仅是为分析而分析,最终的设计结果无法和前面的分析结合,那就只会引起观看者的反感。同时,以视觉为主的项目输出不代表就不需要项目分析(只是相对较少),也不代表这种输出方式就会被直接否定。
实际上,招聘市场越来越反感初级UI作品集添加过多分析内容,因为初级设计师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做的分析都空洞无物,所以往往会更看重在视觉方向的表现能力。所以作为在校生,不要没有学会走就想飞起来,也不要舍近求远,先往复杂的方向发展。
那么以视觉为主导的项目应该怎么完成,包含下面的步骤:
- 选择合适的项目
- 分析优化的方向
- 制定项目的规范
- 完成界面的设计
1.选择合适的项目
第一点选择项目,即找到自己要设计的产品对象。通常我只建议大家从线上产品中找到合适的产品,然后做项目的改版设计,而不是自己构思个新项目再把它设计出来。
因为构思项目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在产品需求的定义上,而这其实是产品经理的工作,会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。且因为缺乏相关工作经验,对产品功能的构思是会充满漏洞的,这就导致在面试过程中它不仅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收益,还会引发各种负面的问题(被面试官指出功能问题)。
而线上项目的选择,也有一定的要求,就是不能找太大众、太复杂、太简单、太专业,要选择自己能理解且有信心能做的比原来更好的产品。因为初学者做改版就是证明自己能做出比一般线上产品更好的设计,如果结果反不如初,那就很难获得认同。

而找到这些项目其实很简单,除了你们日常使用中积累的应用外,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去找应用商店内的排行榜,下前10-20个进行筛选,就必然能找出符合条件的应用,具体选谁就靠自己决定。

这里要额外强调一点,有些同学会参与一些高校比赛、省市活动、导师项目等等,这些项目对找工作来说价值极低。
因为学校的项目主题往往脱离商业诉求,作为招聘方是不想也不需要看到此类内容的。所以即使参与了,也尽量不要把它们放进作品集里,当成一个简单的训练、学习过程即可。
2.分析优化的方向
选择完项目以后,下一个问题就是分析这款产品。分析的内容不是套用一些 “大而空”的模型或流程,而是自己去使用该产品并找出产品问题。
能找出什么问题就看自己日常积累的经验了,如果一定想要找到分析的脉络,那只推荐大家熟练掌握并使用用体验五要素,围绕结构层、框架层、视觉层进行分析。

最终的分析一定要定位出主要问题,比如结构不合理,操作流程不流畅,视觉细节不统一等,这些问题要成为后续设计要改进的对象,项目的设计就是解决这些问题,让设计的改版有明确的目标和前后联系,而不是简单的为了改而改。
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下,项目的分析更多是基于逻辑推导而不是理论模型,虽然同为设计师的面试官会在日常汇报中大用特用,却不会在招聘环境中被相同的套路说服。
3.制定项目的规范
接着,就要定义项目的视觉方案。在专业的项目设计中,不是逐一去完成页面的设计,而是先确定视觉的方案,再建立项目的设计规范,然后推进页面的设计,才能确保整个项目视觉的统一性。
而视觉方案的创建首先要有概念想法,然后通过设计一些页面来进行验证,用于确定视觉方案,然后再基于这些设计来整理设计规范。

这些操作都只是项目具体设计的前期探索,是为了形成界面统一性和调性(品牌性)的基石。
4.完成界面的设计
最后的工作,就是基于设计规范完成后续的界面,这个过程是整个项目设计中最简单的部分。而最终界面做成什么样,一方面取决于前面制定的规范,另一方面取决于你自己具备的界面设计水平。
一定要记得项目设计的目标是填充作品集,而放进作品集的项目对设计质量是有要求的,不仅仅是把项目“做出来”即可,还可以确保最终整体的效果和质量。如果你输出的作品自己都不满意,就无法指望它可以说服其他人。

因为篇幅关系,本节只对如何完成UI项目做一个大致的框架梳理,实际执行过程还有很多其它知识点需要掌握,这就需要靠大家自己学习去补充。